河南省永城市竭力提升党史工作新水平发布时间:2016-3-11 8:34:30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2738
坚持正确的编研方向 “十二五”期间,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认真贯彻党中央和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史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突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间段历史的研究,即时跟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即时跟进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理论发展;立足本职岗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坚持正确的编研方向,创新工作方法,措施得力,目标明确,党史资料征编成果丰硕;注重强化党史宣教功能,积极开展党史研究成果转化工作,不断提升党史工作在全市的社会影响力,使地方党史工作得到了科学发展,为“实践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永城”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取得了可喜成绩,受到了地方党组织的充分肯定。 积极组织出版党史作品 “十二五”期间,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积极开展党史编研工作,相继完成民主革命时期党史基本著作9部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时期党史基本著作7部919万字,完成党史题材画册4本,制作电视纪录片三部。其中,出版的主要图书有《中共永城历史九十年(1921—2011)》《中共永城组织史(1921—2013)》《浴血永城—中共永城地区历史(1921—1949)》《永城百年纪事(1912—2012)》《永城抗战纪事》《永城红色记忆》《淮海记忆》《决战陈官庄—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始末》《曲折探索—中共永城历史(1949—1978)》《中共永城历史大事记(2007—2015)》《中共永城党史年编(2010)》《辉煌永城(1997—2012)》《厚重永城》《中共永城执政实录(2014)》和老干部回忆录《朱嘉美回忆录》《风雨岁月》及《图说永城2011、2012、2013、2014》4本画册,制作完成的电视片有《永远的记忆—永萧事变始末》《永远的丰碑—淮海战役陈官庄地区歼灭战始末》《不能忘记的纪念》。 切实搞好各类党史宣传教育活动 “十二五”期间,先后在《今日永城》日报和《永城历史网》上开辟《永城党史上的本周》专栏51期、《永城党史纵览》专栏138期、《永城红色记忆》专栏44期、《忠烈千秋》28期,“前辈的抗战”征文发表16期。这些活动系统介绍了革命战争年代在永城地区发生的重大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重温了峥嵘岁月中那段艰苦卓绝的光辉历史,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 “十二五”期间,每年的6月都在纪念建党活动期间举办党的基本知识竞赛,先后开展了《中共永城历史》一卷、二卷、三卷的座谈调研活动,组织了与江苏徐州、泗洪、东海和安徽淮北、宿州、阜阳、涡阳、亳州等省外13个及省内11个党史研究室的业务交流学习活动,开展送党史资料下基层活动20次赠书价值40余万余元,为全市中小学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举办党史知识讲座110多场次,先后向永城市委、市政府撰写专题资政文章12篇。 2014年是永城市被河南省全面直管的第一年,各项工作取得了跨越式发展。3月开设了有21个大栏目的《永城历史网》,目前点击率已经成为永城市范围内受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官方网站之一;7至10月举办了大型党史图片展览;9月在全省党史座谈会上作了典型发言。2015年,获得全省党史工作先进单位;7月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全国党史业务培训班;8月在两次全省党史专题论文座谈会上交流经验;12月在全省党史业务培训班上作典型发言。 主动参与组织重大活动 2011年11月11日,参与组织了淮海战役陈官庄纪念馆新馆开馆仪式,来自全国的200多位革命前辈、军史和党史专家及省内各级领导出席仪式,永城周边县市的领导和永城当地群众3000多人参加了仪式。2012年4月,与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一起举办了隆重的万楼战斗凭吊仪式,来自全国新四军研究会的专家和万楼战斗的革命先烈的后代及当地干部群众1000余人参加了凭吊仪式。4月,按照上级业务部门要求,完成了“第十三届全国党史大题材创作笔会”采风活动的参观学习任务。2013年5至6月,根据中央军委、中组部要求,组织了在“耿、吴、刘”叛变事件中牺牲的七烈士遗骨迁移工作,并于6月27日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受到了中央军委、中组部的表扬。2014年4月、7月、8月、10月,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期间和重大纪念日,参与组织了多次革命烈士凭吊活动,使全市青少年、党员干部和广大群众深受教育。2015年,除经常性的党史活动外,重点推出了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十二五”期间,对永城市范围内的革命纪念地进行了系统地普查统计和保护,对其中的10处重要革命遗址进行了重建和扩建;对1处中共河南省党史教育基地和8处中共永城党史教育基地进行了命名,并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保护和利用措施,为地方革命历史的传承和爱国主义教育奠定了基础。 认真开展党史专题调研和信息上报工作 “十二五”期间,先后对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和本市的82位曾经在永城战斗生活过的革命老战士、老领导进行了慰问走访,留取了部分革命老前辈珍贵的口述历史影像资料,整理补充建国前党史人物传记55篇、当代党史人物177篇。 “十二五”期间,永城市及时完成了党史重大题材专题研究文章的撰写工作,先后撰写上报各级党史部门专题文章11篇。其中,2014年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布置的党史专题论文4篇,一篇被收入第二届全国党史文化论坛文集并在该论坛座谈会上作专题发言;2015年上报论文3篇,其中两篇成为全省范文推广。 “十二五”期间,先后上报省委党史信息151条、大事记2800余条。仅2014年被成为河南省直管县以来,就在中国共产党历史网上发表信息17条,在河南党史网上发表信息61条,在《河南党史》《河南党史工作通讯》等刊物上发表大事记、信息60多条,在地方新闻媒体发表信息150多条,受到了全省党史系统和永城各界的好评。 努力提升综合业务水平 1、工作超前谋划。近几年来,永城市党史编研题材较多,随着出版成果的增多,党史资源的挖掘十分重要。为此,我们及时调整工作规划,采取新旧结合、长短结合、内外联合等多种方法,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和研究领域。对一些党史重大题材作品,我们提前布局,广泛搜集丰富有关资料,及时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有力地推动了工作的有序开展。 2、及时征得组织支持。作为一个地方党史的研究部门,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仅靠部门努力是远远不能达到工作要求的,为此,我们在工作推动的关键时候,经常把工作思路和实施办法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市委主管领导汇报,及时得到了领导的支持和关心,使工作落实时难度显著降低,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3、及时转化党史成果。只要党史出版物面世以后,我们都及时向市委领导汇报赠阅事宜,并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向全市发布一个信息,多方鼓励社会各界踊跃到党史办公室借阅党史图书。同时,还针对有关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党史教育基地、革命遗址的内容,开展有针对性的送书活动。 4、加强多方合作。为了有力地推进党史工作,我们十分注重与本地有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征得他们的支持。如在党史宣教方面,我们经常与市委组织部、宣传部、纪委、教育局、老干部局、民政局、共青团市委等单位联合,对党员、干部进行党史知识教育,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多次到老干部家里调访和赠阅党史图书,与民政部门一起把红色景点的布局、规划、建设、利用纳入日常工作范畴,以此推动党史工作成为服务市委中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5、注重与外地党史部门搞好业务交流。我们先后与江苏省的徐州和安徽省的淮北、宿州、亳州、涡阳、阜阳及河南省的商丘、平顶山、南阳等地党史部门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经常相互帮助查阅资料、互通编研信息、交流党史作品、交流互访、互相专题座谈等,努力吸收他们好的做法和经验,实不断推进资源共享,有力地推进了永城党史工作的高效开展。 科学推进“十三五”党史图书出版 “十三五”期间,永城市党史编研以中央和河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工作部署为重点,积极围绕中心,努力服务大局,全力完成20余部党史图书的编研任务,主要有:《图说永城2015、2016、2017、2018、2019》《中共永城执政实录2015、2016、2017、2018、2019》《抗战在永城》《中共永城历史大事记(1921—1949》《中共永城历史资料选编(1921—1949)》(第一、二、三卷)《走向辉煌——永城设市20年回眸》《中共永城历史(1979—2015)》(第三卷)《永城革命遗址通览》《中共永城党史人物传》《永城老干部回忆文集》《永城改革开放实录》《中共永城历史百年》等。
(责编:管理员)
中共永城市委办公室主办 中共永城市委党史办公室承办 永城历史研究会协办 电话:0370—2718365 邮箱:yclsw163@163.com
分享按钮
Copyright © 2012 by ycls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备14004675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