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三善

发布时间:2014-3-17 15:58:14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4425

      王三善(1565~1623),字尤名,别号彭伯,其先世自杭州徙居永城蒋口镇谢庄村王庄,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生。自幼颖异绝伦,考试常为第一,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考选贡生第一,二十五年(1597年)与二哥三益同时乡试举人,二十九年(1601年)进士,授荆州推官,为官公正廉明,曾平反楚宗等人冤案。两次考校四川、山东,所选取者皆名士。后任吏部文选,他因才用人,不阿权贵。明光宗泰昌改元(1620年秋),升任太常少卿。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十月,王三善升任右佥都御史。时贵州少数民族酋长安邦彦、奢崇明起兵反抗明王朝统治,攻陷州郡,黔省连续奏章告急。王三善奉命巡抚,率兵前往镇压。他以同邑人刘超主管中军,刘泽清领前哨,兵分三路,衔枚前进,至镇远,城被围已10个多月,率部奋战,到达龙里,复大捷于荜铺、隆峒,转战7昼夜,将反抗明朝的少数民族武装镇压下去。进驻贵阳。王三善以两万人马破敌10万,从此麻痹轻敌。他指挥所部追击溃兵,保举刘超为总兵官,渡陆广,趋大方;总兵官张彦芳渡鸭池;都司线补衮出黄沙渡;三路并进。天启三年(1623年)正月,因明军被诱深入,遭少数民族武装围歼,大败溃退。安、奢等复挥师进攻贵阳。王三善派遣偏将祁继祖、王建中等破莲花堡,救青岩,进攻八姑荡,焚烧200多座村寨,渡乌江,乘胜袭击,生擒宋万化、何中蔚、刘法祖等,献俘京师献俘京师,因功晋升为兵部侍郎。他又督师前进,逼漆山,直抵大方,擒少数民族酋长奢崇明、蔡金贵、张向极等,安邦彦、奢社辉等逃匿。陈守愚投降。此时,王三善认为反抗朝廷的少数民族已被平定,打算设土司治理地方,因朝内有改郡县的议论,致使一些少数民族及土司恐惧,于是都倾向安邦彦。
  王三善盘桓大方40余日,于天启四年正月东撤,少数民族军跟踪截击,中军参将王建中、副总兵秦民屏战死。明军且战且退,至内庄,后军被截断。王三善回师救援,士卒多跑散。这时,原向明军诈降的陈其愚,极得王三善信任,经常和他议论兵事,所以陈其愚对明军中虚实无所不知。他见机会已到,便故意放马冲撞。王三善被撞坠马,自刎未死。被俘后,大骂不止,遂被杀害,身首异处,马驮其尸还。朝廷赠金头成殓,葬沱河北岸。时年60岁。
  王三善死后,明廷诏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谥忠烈。著有《四书解》、《易经辨》诸书。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