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墓

发布时间:2014-3-26 17:55:29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5330

在芒砀山主峰西南山麓,现存石券墓冢,高5米,周长约50米,周围用青石围券,高1.5米。墓前立石碑一通,高2.56米,上刻郭沫若手书“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之墓”。

陈胜(?——前208年),字涉,秦朝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人。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他和吴广带领900名民夫到渔阳(今北京市密云县)戍边,行至宿县大泽乡(今安徽省宿县东南)遇雨误期。按当时法令,误期者斩。于是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行起义,奋臂一呼“天下云会响应”,义军所至,群众“赢粮而景从”,攻城略地,势如破竹。起义军占领陈县(今河南淮阳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农民政权,号日:“张楚”。陈胜被拥戴为王。

陈胜墓门石刻

正当农民起义军威逼秦都成阳节节胜利之际,由于义军内部混进了居心叵测的贵族,加之强大的秦军反扑过来。陈胜还兵下城父(今安徽省涡阳县境)被车夫庄贾杀害。“陈王故涓人将军吕臣为苍头军,起新阳,下之。杀庄贾,复以陈为楚,葬陈王于砀,谥日‘隐王’。”(见《资治通鉴》)。

关于陈胜葬于芒砀山,正史有不少记载。权威的地理书《水经注》也写道;“山有陈胜睹秦乱,首兵伐秦,费终厥谋,死葬于砀。”由于陈胜、吴广率先起义反秦,在其影响下起事的刘邦建立汉朝后,就规定每年以猪羊等祭祀陈胜,并按照王侯的待遇派30户丁役守冢。直至今日,邻近的丁窑村有人还承认是守墓人的后裔。东汉时陈胜墓不再受到保护,北宋淮南人陈纲在芒砀山看到的已经是“狐鸣陈涉孤坟坏,金尽梁王石室空”。到解放前夕,陈胜墓已是残迹仅存了。1976年国家文物局拨专款修复陈胜墓,同年5月1日郭沫若先生给墓碑题了词。

陈胜胸怀鸿鹄大志,金戈铁马,驰骋疆场,触动了强秦,死后身葬青山,数千年来仍受人敬仰,真不枉一代英雄。

 

(责编:管理员)
分享按钮